警世、 警世通言、 警世钟、 警严、 警严曲、 警丽、 警乘、 警亮、 警众、 警伯、 警俊、 警信、 警候、 警健、 警兵、 警力、 警劝、 警务、 警动、 警励、 警勇、 警勉、 警勑、 警勖、 警匪片、 警区、 警卡、 警卫、 警卫员、 警厉、 警发、 警句、 警吏、 警告、 警员、 警呵、 警唱、 警场、 警备、 警备区、 警夜、 警夜钟、 警头、 警妙、 警嫂、 警宵、 警容、 警察、 警察与赞美诗、 警察局、 警察署、 警岗、 警巡、 警巡院、 警廷、 警异、 警引、 警彻、 警徼、 警心、 警心涤虑、 警快、 警悟、 警惕、 警惕性、 警惠、 警惧、 警惺、 警愦觉聋、 警慎、 警慧、 警戒、 警戒水位、 警戒线、 警戒色、 警扞、 警扰、 警抑、 警报、 警报器、 警拂、 警拔、 警拗、 警捕、 警捷、 警探、 警政、 警敏、 警敕、 警旦、 警枕、 警柝、 警标、 警械、 警棍、 警楼、 警炼、 警犬、 警犭、 警畏、 警疾、 警示、 警秀、 警种、 警竦、 警笛、 警策辞、 警粹、 警絶、 警绳、 警署、 警耗、 警联、 警肃、 警节、 警虑、 警衔、 警视、 警觉、 警训、 警讯、 警论、 警设、 警诫、 警语、 警跸、 警车、 警辟、 警辩、 警边、 警迈、 警迹、 警迹人、 警透、 警逴、 警逻、 警遒、 警道、 警遫、 警醒、 警钟、 警铃、 警锡、 警问、 警闻、 警阙、 警露、 警颖、 警饬、 警黠、 警鼓、 警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人民警察、 以一警百、 出警入跸、 刑事警察、 向警予(1895-1928)、 国际刑警组织、 圆木警枕、 导弹预警卫星、 惩一警百、 日夜警戒、 昼警夕惕、 昼警暮巡、 杀一警百、 歼一警百、 触目警心、 跑警报、 预警卫星、 预警机、 风流警拔、 黄牌警告
严警、 乘警、 交警、 企警、 传警、 兵警、 军警、 凄警、 出警、 刑警、 变警、 告警、 处警、 备警、 外警、 夜警、 宵警、 寇警、 察警、 岗警、 巡警、 干警、 开警、 息警、 惩警、 惮警、 慧警、 戒警、 报警、 探警、 接警、 提警、 撤警、 敕警、 新警、 旗警、 晏开之警、 机警、 枷警、 民警、 水警、 法警、 海警、 清警、 港警、 火警、 灵警、 烽警、 燕警、 犬吠之警、 狗吠之警、 猜警、 申警、 痛警、 盐警、 盗警、 着警、 督察警、 知警、 矿警、 示警、 称警、 税警、 箴警、 精警、 聪警、 虚警、 规警、 謡警、 设警、 诫警、 谨警、 贼警、 超警、 路警、 跸警、 边警、 辽警、 遒警、 释警、 门警、 鞭警、 韶警、 预警、 风尘之警、 风警、 驯警、 鹤警
警的拼音:jǐng,上声调,声母为j,韵母为ǐng。
警的繁体字:警 (为本体字即无繁体字)。
警的部首:言部。
警的笔画:19画;警字繁体字多少画:19画;警字康熙字典多少画:20画。
警的笔顺:警的笔画顺序为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一一ノフ一フ一ノ一ノノノ一一一一フ一,书写为横、竖、竖、撇、横撇、竖、横撇、横、撇、横、撇、点、点、横、横、横、竖、横撇、横、横、横、横、撇、横撇、横、横撇、横、撇、横、撇、撇、撇、横、横、横、横、横撇、横。
警字五行属什么:属木;与警字相同五行属木的起名用字有:建、军、国、春、杰等五行属木的字。
警字用来取名的人多吗:用字频率为6903人次
警字取名的寓意:寓指谨慎、小心、敏锐之意。
警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像征为意独具慧眼、心细如尘、考虑周全之意。
警字取名的含义:警字含义为告诫、警觉、机警、敏悟之义。
好听的带警的名字:
警警、 警予、 豪警、 警会、 警卉、 警荟、 警蕙、 警彗
警拼音 jǐng 警部首 言 警笔画 19 注音 ㄐㄧㄥˇ 繁体字 警 部首笔画 7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撇折竖折横撇横撇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警的意思、基本信息 警五笔86:AQKY 警五笔98:AQKY 五行:木 UniCode:U+8B66 四角号码:48601 仓颉:TKYMR GBK编码:BEAF 规范汉字:3453 警的解释● 警
jǐng ㄐㄧㄥˇ
◎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ǐng )(警惕醒悟)。
◎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警号。警报。警钟。
◎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警句。警觉(jué)。机警。
◎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警察。警士。
英文翻译
◎ 警
alarm alert police vigilant war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警 jǐng
〈词性:动〉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warn; admonish]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outpost]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start; be frightened; surprise; shock]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词性变化
◎ 警 jǐng
〈词性:名〉
(1) 警察的简称 [policeman;police]。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alarm]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 警 jǐng
〈词性:形〉
(1) 敏悟 [intuitive]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aphoristic]。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①][jǐng]
[《廣韻》居影切,上梗,見。]
(1)警告;告诫。
(2)戒备。
(3)危急的情况或消息。
(4)敏悟。
(5)警策。
(6)警察的简称。
(7)通“驚”。惊动,惊起。
音韵参考
[广 韵]:居影切,上38梗,jǐng,梗開三上庚見
[平水韵]:上声二十三梗
[粤 语]:ging2
[闽南语]:keng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